吃素原因百百種
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根據上述民眾訪問內容,以及《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國際蔬食營養界先驅,以最新科學實證與營養學觀點,為你打造最專業的飲食指南》,民眾吃素的原因可大致分為以下四大類:
宗教
在 中,其中有一戒是禁止殺生。《中台世界》網站寫到,佛教茹素原因為其教義主張以慈悲為懷,認為動物也是生命,不應為自己的口腹之慾傷害其他生命;且佛教相信因果輪迴,故佛教的世界中也有一種說法—今天吃的肉有可能是前世的父母、家人、朋友,鑒於以上原因,許多佛教徒奉行吃素的原則。
而佛教的素食規定與一般大眾認知的素食存在些許不同。植物五辛(蔥、蒜、韭、蕎及興渠)在佛教中被稱為「 」,因為氣味較重,食用會對身體造成刺激,影響修行,故被佛教素食者禁止食用。
環保
碳排放居高不下 畜牧業為主兇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以下簡稱糧農組織)環境評估模型估計,2010年畜牧供應產業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而碳排放:



畜牧業 + 酪農業18% > 運輸業14%
至於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營養師陳婷鈺解釋原因有二:

畜養動物的土地需要靠砍伐森林才能獲得,但當地球之肺被濫墾濫伐,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不見了,二氧化碳存在大氣中的時間變長,進而造成地球暖化。


大氣中的含氮量越來越高,農地不斷種植新的作物,土壤中的營養也快速消失,此時就需要施肥增加作物收成,但肥料中的「氮」會隨著雨水流入河川再匯集到海洋,經過太陽照射後蒸發到大氣中。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2010年的報告指出,產生溫室效應的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₂)占75.8%、甲烷(CH₄)占16%和一氧化二氮(N₂O)占6.2%。
陳婷鈺提到,影響地球暖化程度最高的氣體卻是含量相對少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2018年的統計結果顯示,28%的甲烷是來源於反芻動物的排泄物和排泄氣體,而78%的一氧化二氮來自於農作物肥料。
食物分配不均 飢餓問題仍存在
地球上種植的許多穀類和黃豆約有六成都作為動物飼料使用,酪農業和畜牧業所需的飼料消耗了大量地球資源,包含水、土地等。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依然存在。
陳婷鈺也希望民眾能反思自身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少吃一點肉多吃蔬菜,就能讓那些原本要餵食動物的飼料,分配給糧食缺少的國家,也能改善飢餓人口過多的問題。

飲食節能 從生活著手
「食當季」及「吃在地」概念成為低碳飲食的重要原則。透過購買當令和當地的食物,減少食品製成及運輸過程才有機會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香港社會企業Green Monday,是一個關注全世界的植物生態,以解決全球暖化、糧食危機、動物權益為宗旨的綠色平台,其台灣區高級業務發展主任蔡惟婷表示,過去台灣素食者主要吃素原因為宗教因素,近期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推廣素食運動後,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加入蔬食行列,也會開始觀察消費軌跡,國外盛行的「vegan」生活也逐漸在台灣興起。對於有意見認為蔬食生活的興起與蔬食族群的年輕化也可能導致蔬食變成短暫流行,因此,因此蔡惟婷告訴大家:
"
蔬食不僅是時下潮流議題,更需要大眾思考吃素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延續環境永續的生活方式
"

Green Monday 期盼大眾可以從「每週一素」開始,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左二為高級業務發展主任蔡惟婷。 攝影/陳宥蓁
動物權
我愛動物我吃素 以同理心對待動物
「草獸派對」創辦人Sidney
攝影/陳宥蓁

動物與人類同樣都是生命,應該以平等的角度看待動物,不應以上者俯視下者的角度對待動物
看到牧場裡的小牛小羊被帶離牛媽媽、羊媽媽身邊,就想到如果這是我的小孩,辛苦懷胎十月生下來卻被人類帶走,剝奪牠們母親的身份,分泌的乳汁也被供應成商品,是很殘忍的一件事。
